山寨app有哪些风险|app竞争风险有哪些


『壹』 APP是怎么窃取用户信息的如何防范

手机APP窃取隐私或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现象,早已不是新问题。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须品的背景下,人们对智能手机的深度依赖决定着其已成为人们的随身物品。

工作开会时携带手机,居家旅游时携带手机,甚至休息时也将手机放到床头。那么,一旦一些APP无视用户权益,随意窥探、收集用户隐私的话,消费者将毫无隐私和安全感而言,沦为被随意窥视隐私的“裸奔者”。

注销不使用App的账号

对于不使用的App,很多人选择直接卸载,腾出手机内存空间,但后续还可能收到相关的短信及电话骚扰。

建议大家在卸载不常使用的App前,首先将个人信息解绑(如银行卡等),然后再按照流程注销账号。

『贰』 “山寨”APP套路多,投资不成反被骗走近十万,如何辨别山寨版APP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很多APP诱导广大用户进行投资。有很多民众,觉得自己懂一点网络,了解一点关于APP的知识,懂一点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就信心满满的在APP上进行投资,最后被骗的倾家荡产。很多APP其实是山寨版的,他们先给用户一点利益,让用户放松警惕,把这些用户给套牢,然后再实施他们的诈骗策略。

可见网络诈骗真的是防不胜防。我们还是不要轻易把自己辛苦攒下来的钱财投资到网络上吧。如果想搞一些金融投资,最好也在线上的实体店中进行投资,而且要到那些经营多年有信用的正规的店里面,去寻找能够赚钱的投资渠道。否则一旦上当受骗,就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困扰。

『叁』 “山寨”APP套路多,投资不成反被骗走近十万元,怎么辨别山寨版APP

很多年轻人都会选念尘郑择去投资啊,或者是去做一些股票,等等第一个呢,就是可以让自己身上,现在有了钱去有一个更好的发挥,今天晚上和他一起来谈谈有关于线上投资的话题。

如何去分辨深山寨App?

首先我们在选择App的时候一定不要去,相信一些人那些链接这些链接大多数都是在网页上去下载的会有一些风险提示,然而是自己熟人推荐的可能就没有想那么多看到之后,确实是利润回报很高投进去却发现。这个软件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的注册公司等等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是钓鱼网站,另外兄铅也不要相信什么路边的小广告去写的一些电话,等等他都仔颂会去诱导。相信大平台的同时也要相信手机应用商店里面所给你推送的。

『肆』 “360借条”“小米金融”等山寨贷款APP利益链被揭露

“零抵押、零担保,低息贷款了解一下?”

在一名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指引下,手头有些紧的李静下载并注册了“小米金融”应用程序(App)想要贷款。结果钱没到手,还被告知要交一笔“解冻费”,甚至收到一份来自“银保监会”的调查通知……

不交“解冻费”就要查你?

5月28日,李静接到一通自称是“小米金融客服”的电话。

“他说可以贷款,让我加QQ聊。正好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就加了QQ想了解情况。”随后,该“客服”给李静发了一个名为“小米金融”的下载链接。

李静告诉“客服”点击上述链接无法下载,对方又给她发了一个安装包,并表示要选择“无视风险安装”。被询问到贷款是否需要收取工本费、保证金等费用时,“客服”回复称:“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前漏

李静放下心来,将App安装好,并完成了注册、填写资料、提交借款申请等流程。本以为20000元借款可以顺利到账,没想到在提现环节出了岔子。新装的这款名为“小米金融”的App页面显示“转账失败,提现银行卡信息不符,导致账户异常,请进行解冻”及“无法识别正确卡号,请联系客服处理”。

“客服和我说,因为我的银行卡账户错误,他们的钱(20000元)被冻结了。”“客服”要求李静配合,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交6000元“解冻费”,并告知她解冻后会到账26000元。

李静坚信自己的银行账号并未输错,犹豫再三决定不交这6000元。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对方竟然告诉她,会联系律师要求赔偿。

让李静更加惶恐的是,对方还发来一张“关于李静认证及解冻贷款资金通知”,落款为中国银保监会。该“通知”称:若实际借款人李静无法认证,我局将联系法务部介入调查,联系其紧急联系人,必要时将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以恶意套用贷款罪,上门取证调查。

记者浏览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和李静有相同遭遇的人不止一个。有网友表示,交了“解冻费”之后对方还会以各种理由继续要求交钱,转账之后“客服”就联系不上了,贷款也没收到。

针对李静的投诉,小米金融在黑猫投诉回复称:近期,有不法团伙假借小米金融客服或伪冒小米金融App等名义进行欺诈,请提高防范意识。请警惕以索要“工本费”“合同费”或“注销贷款”“网购退货、赔偿”等为由的陌生来电、短信链接等,我们不会以任何不正规形式要求您转账。

“账户被冻结”为什么总发生?

仔细回想,李静发现这次贷款过程中疑点重重:

首先,为何去不明平台下载?发起投诉后,李静卸载了手机上的“小米金融”,“客服”发送的安装包也已过期。记者在兄姿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了小米金融App,与李静进行核对。看到记者发送的小米金融App图标时,她表示好像就是这款软件。但当记者将App打开后的主页面发送给她时,李静称与此前安装的那款不同。

小米金融公众号此前曾发布文章,指出诈骗团伙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方式,将受骗者引导至不明平台中下载山寨贷款App。受骗者在山寨贷款App中注册自己个人信息申请借款,申请的额度往往无法支取,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同时,还会在假客服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羡悔绝转账或其他行为,产生经济损失。

其次,先收费后放款?“解冻费”的说法,不止李静一人碰到。3月23日,甘肃省公安厅官网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例:F先生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条无抵押贷款的广告,便点击下载了“小米金融”App,完成注册后F先生提交了贷款申请。“客服”告知,需要花钱做流水后,其申请的贷款才可提现,F先生向指定账户转账8000余元;后“客服”又以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继续转账。F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第三,银保监会冻结账户?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自2018年合并后,名称为银保监会。而从李静提供的图片来看,所谓的“通知”正文中,出现的是“银监会”。另外,落款是“银保监会”,盖章却又成了“银监会”。

6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公众号发出提醒:近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种种迹象表明,李静遇到了“李鬼”。事实上,被“李鬼”冒充过的不止小米金融。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各平台反映遇到山寨的微粒贷、京东金融、有钱花等贷款App,并被“客服”以各种名义要求交费。

1069短信平台缘何受青睐?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共发现2801个互联网金融仿冒App,仿冒App下载量3343.7万次,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万个。

记者梳理各地警方通报案例发现,山寨贷款App背后有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诈骗团伙多通过电话、短信、网页广告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信息,继而发送山寨App下载链接,诱导转账;以此来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用于贩卖或电信诈骗或者别的用途。背后的链条涉及山寨App开发、个人信息获取、广告推广等。

6月10日,宁波市宁海县人民法院在官网披露了一起利用山寨贷款App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详情。

案件中,软件开发人员应“客户”要求,开发具备“无支付端口、后台可修改客户资料、发送‘审核通过’‘账户冻结’”等功能的山寨App达70余款,并负责后续的修改及维护工作。名为“360借条”“网络有钱花”等的山寨App被以5000元一个的价格售卖。

近日,北京警方先后打掉11个违法1069短信平台及4个非法广告推广团伙,共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0名。

公开资料显示,1069短信平台为跨省或全国范围内非经营性短消息类服务第三方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短消息平台服务,不对最终用户收费,可用于企业内部办公,银行、教育、物业等领域的服务通知等。

有网友表示,平时收到的各类广告、可疑短信多以1069开头。

据北京警方介绍,一些有资质的1069短信平台违规将1069号码层层转售、层层代理,为贷款类诈骗犯罪团伙提供各类服务,并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这些违法1069短信平台通过发送含有无抵押、免征信贷款的短信以及含有贷款诈骗App的下载链接,或直接为贷款诈骗App对接短信接口等,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山寨贷款App“钓鱼”的方式多种多样,普通人如何甄别?

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指出:“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凡是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手续费、工本费、包装费、保证金、认证费、做流水等等等等)的,100%都是诈骗!”

公安部刑侦局在其公众号发文提醒

正规网络贷款App的客服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与用户联系,比如个人微信、个人QQ等,也不会向用户索要个人信息和验证码。下载贷款App时,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软件,务必在手机应用市场等正规应用平台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等下载安装软件。

『伍』 app竞争风险有哪些

成本、山寨应用等。做app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包括场所、电脑设备、工资等成本。还有山寨应用导致了开发方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如果资金不足就建议从工作室做起,几个小伴伙一起做,但需要说明的是,现在APP开发竞争非常大,没足够的资金支持足够长的开发周期,很容易做不下去。让别人开发一个简单的APP也就一两万,复杂点十多万以上。自己使用的话,想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运营才行,这也需要投入。

『陆』 315点名批评!这些App有大坑,别再用了

点击右上方“关注”,第一时间获取 科技 资讯、技能攻略、产品体验,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

点进来看文章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正准备找工作的咧?

以前找工作可能要靠熟人介绍或毛遂自荐,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干啥都方便多了。

比如找工作这事儿,随便在手机应用市场上一搜,就能找到很多相关的App。

比较出名的有58同城、智联招聘、BOSS直聘和前程无忧这几个,很多小伙伴即使没用过,广告都听得能背下来了。

至于这些招聘App体验怎么样,小雷觉得自己对这几个招聘App还是有发言的。

因为小雷刚出来找工作时,就把这几个App轮流着用,正所谓多点开花才能更快找到工作嘛。

在各个App轮番体验后,小雷纯主观地给它们排个名好了。

BOSS直聘>58同城>前程无忧 智联招聘。

BOSS直聘排第一应该是公认的,虽然现在里面的环境比以前复杂,但直接跟HR交流的方式显然要高效得多。

而58同城嘛…小雷说实话,其实并不好用,但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全靠同行衬托”。

后面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这俩卧龙凤雏,实属把小雷用自闭了。

小雷在这两个App投完简历,要么投到的是货不对板的培训机构,要交钱入职的那种,要么是HR看完简历不理人。

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地骚扰电话打过来,小雷都怀疑那些贴皮公司专门骗人简历…

结果今天315,小雷还真看到了招聘App出事儿了,咱们在智联招聘投过的简历,可能已经被人用来卖钱…

要说那种方式能得到最详尽的个人信息,简历其中一种。

一个人的简历,包括了自拍照、姓名、性别、身高、毕业院校、实习经历等等…

而个人简历这种详细又不难获得的个人信息,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黑产瞎搞了。

以前有一块钱买别人简历的黑产,手握上万份简历资源的奸商把简历转手卖给骗子,让骗子根据个人详细信息进行精准诈骗。

随后有智联招聘内部员工倒卖用户简历,看得小雷拳头都硬了。

而如今,智联招聘它又来事了,“荣幸”地登上3·15晚会。

除此以外,还有前程无忧和猎聘两个被网友所熟知的招聘App。

从央视 财经 频道现场直播录像中,小雷看到央视调查记者深入敌阵,加了一些简历贩子。

进入一个大群后,发现整个群是个有上千人的简历黑产群。

什么简历可测试,什么大量 历史 数据,欢迎老板来骚扰等等在群里疯狂刷屏,黑产贩子等待金主爸爸找上门谈生意。

记者找上一位卖家,对方表示只需7元就能买到一份个人简历,还可以挑选全国各个地区的简历。

记者为了查证,特意花七块钱买了份简历,结果对方还真发了一份简历过来。

女生的照片、学历、年龄、工作经验、结婚状态、居住地、联系邮箱全都看得清清楚楚,恐怖如斯。

最骚的是,卖家甚至把所有拿到手的简历进行了入库,随时可以按工作经验、地区、年龄、性别等条件筛选简历。

这就很离谱了,连黑产贩子都开始 科技 化,指不定以后干出更过分的事。

为了再进一步查证,记者还打通了简历上的电话号码,确认过那位女生就是简历本人,并且在智联招聘投过简历。

在智联投过简历的小雷,此时心拔凉拔凉的…

那么,这些简历到底都是哪来的呢?难道公司又有内鬼?

显然,这次不是内鬼作祟,而是智联的审核机制过于简陋。

只要招聘者在智联招聘App注册,并上传营业执照和法人信息账号,很容易就注册为企业账号。

获得的企业账号的权限后,后台能查看求职者投过来的简历。

不过此时能看到的信息比较有限。

那咋办咧,此时只需点击下载简历,按提示支付60块钱即可查看详细的求职者简历。

而简历又分为三种级别,校园、白领和金领三种。

价格分别是40元、60元和100元。

只要企业账号花钱买了简历,这简历就如同自己所属,想干嘛就干嘛…

因为智联压根就没有对后续进行监管,只是在条例上写上一些限制。

可是这玩意谁会看啊。

而且,求职者根本不知道,只要企业肯花钱就能无限制下载简历啊。

而后续的猎聘也能通过类似的方式,用伪造的营业执照通过企业认证。

接下来花钱即可随意下载求职者简历,做到真正的为所欲为。

看到这里,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以前小雷是在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都投过简历的,并且真真实实被电话骚扰过,对方也知道我的相关信息。

也就是说,小雷的简历肯定是被卖掉了。

此时小雷仍然能在智联官网找到这样一句话:“智联招聘视用户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自己的“生命线。”

现在看来,这句话可能连智联自己都不相信吧。

值得点赞的是,OPPO和VIVO应用商店反应迅速。

在315曝光智联和前程无忧相关问题后,立马下架了这俩招聘界卧龙凤雏。

应用商店作为手机用户下载App的第一入口,确实也得把好关。

毕竟如今安卓各大应用商店环境还是比较复杂,各种山寨App时不时上架,别说中年人了,咱们年轻人都可能被迷惑上当。

其实这些招聘App的各种乱象早被无数用户所知,招聘App运营方的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既然知道,更不应该视而不见,把用户的隐私看得轻于鸿毛吧。

同为打工人的小雷竟从中感到一丝心酸,找工作简历被卖,上班被996疯狂压榨,发工资还得还一半给花呗。

希望这次被315曝光后,这些招聘App能加强监管,给咱们打工人提供更好的找工作环境吧。

———————————-

作者:雷 科技 团队,致力于聚焦 科技 与生活,关注并私信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柒』 手机app有什么危害啊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App能够带来便利,不过恶意APP的存在却带来更多的风险。手机用户不小心装上山寨/盗版App时,不仅有可能遭遇木马病毒,也有可能遭遇钱财失窃。近日,360手机助手发布了一份《2015安卓APP安全研究报告》,报告中对2015年用户最不能容忍的手机安全问题做了归纳。图:360手机助手报告:五类用户最不能容忍的手机App安全问题解析报告认为,恶意扣费、隐私泄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破坏系统是用户最不能容忍的五类手机App的恶意行为。报告数据显示,在用户最不能容忍的手机安全问题当中,恶意扣费风险占比最多,达到41%,其次是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占比33%。从这两项用户关注的手机安全问题来看,突显出的根本矛盾在于是否能给用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图:山寨App是如何作恶的恶意扣费:41%的用户无法容忍随着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手机App本身的安全程度也在加强。但是手机木马病毒可以通过拦截用户的个人信息从而窃取用户钱财。在这一点上,体现出用户对于手机App安全行的信伍拦顾虑,同时也体现了对于手机安全软件、应用商店安全的需求。恶意扣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毫不夸张地说,山寨/盗版App的目的,即是对手机进行扣费,不法分子伺机敛财。因此,恶意扣费也成为恶意App的主要目的。隐私泄漏:33%的用户无法容忍隐私泄漏作为排名第二的用户最不能容忍的手机App问题,也是继恶意扣费之后最为突出的手机App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山寨APP中通常带有病毒,这类App会对用户的财产和隐私造成严重的侵害。报告数据显示,木马类盗版应用占比最高,为71%;其次是广橘蔽告类占比26%。而木马类恶意盗版APP行为中,隐私窃取类木马就占了43.61%。诱骗欺诈:16%的用户无法容忍需要指出的是,具有诱骗欺诈类恶意行为的手机App在木马类恶意盗版App行为分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有0.33%,但因为用户遭遇手机诈骗往往与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等诈骗行为联动,因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诱骗欺诈的目的,仍然是将手机用户的钱财视为主要目标。流氓行为:8%的用户无法容忍流氓行为的范围则较为宽泛,譬如偷跑流量、永不关闭、持续联网等均属于这一范畴。持续联网导致流滑胡量费用大增,而无法彻底关闭则会导致手机越用越慢,且十分耗电。用户对于流氓行为深恶痛绝的同时,也一


深夜利|秘播视频
已添加在线视频资源,免费欣赏

赞 (0)